2025年9月20日,第十八次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医学技术专场)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蜀韵厅成功召开并圆满落幕。
9月20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常委、技术学组组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贾强教授致辞。首先,他强调了核医学技术和物理对核医学的支撑作用,并指出核物理基础和设备的重要性。致辞后,在主题发言环节,首先由贾强主任作题为《关于核医学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他从核医学人才、个人发展、人才培养、以及个人理想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性和建设性意见。之后,会议邀请到中科院胡战利教授为大家作题为《PET代谢网络与智能成像》报告,胡教授从智能成像、新技术发展,结合PET代谢和显像的热点问题,与大会人员做深入交流。接着,由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刘家金教授为大会作题为《PET/MR检查技术应用的进展与趋势》报告,从PET发展、PET/MR的应用以及PET/MR检查新技术等多个方面和大家做出总结和分享。之后,由来自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李红磊教授作《Aβ-PET脑显像的质量控制》报告,李红磊教授结合Aβ在AD的临床应用,以及Aβ脑显像的检查质控等方面,为大家做出了详细的汇报。最后,由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漆赤教授作题为《从个人成长浅谈核医学技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报告,漆赤教授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出发,结合自身工作、成长感悟等为青年核医学核医学技师成长、发展、个人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为青年技师的个人发展分享经验。会议有幸邀请到全国核医学知名专家陈盛祖教授和与会同仁们共同交流。会议期间,汪静主委莅临技术会场进行指导工作并和与会人员亲切交谈。
稍后,来到优秀论文口头交流环节。技术分场本次投稿累计167篇,涵盖国内24个省、地区、直辖市。经审稿专家组严格评审,并考虑到科研性、地域性、论文质量等情况,选出优秀论文28篇。各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精彩的口头汇报,内容涉及了PET/CT前沿应用技术;PET/MR应用的创新性经验;SPECT/CT的拓展应用;AI在核医学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
会议最后,贾强教授为会议闭幕式作总结,贾强教授指出:首先,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学术氛围浓厚,会议的圆满召开印证了核医学技术正在高速发展;然后贾强教授指出,虽然目前核医学技术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核医学技术队伍应树立高度自信,在目前取得的成绩基础上积极投身于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升自身各项能力,继续为核医学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