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外学术交流>地方性学术交流>会议纪要
“2025结合医学核医学学术年会"会议报道
2025-08-26 11:32 浏览次数:

“东方明珠刺苍穹,核医论道聚英雄。中西贯通精仁术,云智赋能碧无穷。”值此初秋万物繁茂之际,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承办的“2025结合医学核医学学术年会”于2025年8月23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的核医学、中西医结合及相关领域专家、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领导等共260余人参与会议,共襄学术盛宴。

参会代表合影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胸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谢文晖教授主持。上海市胸科医院党委书记吴锦华教授首先致欢迎辞,热烈祝贺会议召开,并充分肯定了本届年会主题——“数智新时代分子影像技术在心胸疾病中西医诊疗中的应用”对于推动中西医深度融合的重要价值。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会长顾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黄钢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汪静教授、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长李亚明教授分别致辞,一致祝贺大会顺利召开,并表达对结合医学与核医学交叉领域未来发展的殷切期待。

谢文晖主委主持大会、各位领导致辞

学术报告环节,黄钢教授从分子影像现状出发,提出新颖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与实践模式,论证了现代分子影像在助推中医国际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汪静教授系统阐述PET/CT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特别强调其在隐匿病灶精准检测中的价值。李亚明教授以多模态影像为切入点,指出核医学技术将在未来疾病诊疗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浩教授详细介绍了脑Aβ-PET在阿尔兹海默病临床应用及专家读片共识。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教授聚焦于68Ga-pentixafor PET/CT在醛固酮瘤诊断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细致阐述。上海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刘兴党教授则深入讲解了FAPI PET/CT在心肌疾病无创诊断中的进展与价值。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常务副主编丁虹教授权威解读指南与专家共识制定的科学流程。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核医学科主任王瑞明教授通过典型案例,介绍DMT-MDT模式与智能评估在神经分子影像中的新进展。本环节由王辉、王铁、吕中伟、李彪、李春林、赵军、刘建军、袁梦晖等多位教授共同主持,左长京、杨卫东、章斌、閤谦、韩星敏、陈立波、邓智勇、邢岩等专家进行精彩点评,现场学术气氛浓厚。

讲课嘉宾

下半场会议,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核医学系主任程木华教授系统介绍核医学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实践路径与多种诊疗方案。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杨吉刚教授比较核医学与其他影像技术的异同,展望核医学显像的临床应用前景。湖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教研室主任石峰教授探讨数智影像联合粒子植入技术在肺部肿瘤中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主任段小艺教授强调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管理中的价值。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雪梅教授分析核医学医保目录变迁及基层发展对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PET中心主任管一晖教授通过案例展示分子影像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本阶段由张青、谭丽玲、江旭峰、郑飞波、刘柳、陈志军等教授主持,鹿存芝、尹雅芙、华逢春、罗全勇、何薇、陈仰纯等专家参与讨论。下半场会议,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核医学系主任程木华教授系统介绍核医学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实践路径与多种诊疗方案。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杨吉刚教授比较核医学与其他影像技术的异同,展望核医学显像的临床应用前景。湖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教研室主任石峰教授探讨数智影像联合粒子植入技术在肺部肿瘤中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主任段小艺教授强调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管理中的价值。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雪梅教授分析核医学医保目录变迁及基层发展对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PET中心主任管一晖教授通过案例展示分子影像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本阶段由张青、谭丽玲、江旭峰、郑飞波、刘柳、陈志军等教授主持,鹿存芝、尹雅芙、华逢春、罗全勇、何薇、陈仰纯等专家参与讨论。


讲课嘉宾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跃涛教授带来核素心肌缺血显像新路径的细致解读之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赵晋华教授深入解读2025版淋巴瘤PET影像临床应用指南。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刘玉侠教授详细分析上海同位素与核医疗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挑战。

讲课嘉宾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副院长兼核医学科主任夏伟教授分享中西医结合与核医学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春富教授介绍基于金原子簇的放射性诊疗药物最新进展。上海市胸科医院核医学科常城教授阐述了智能PET/CT在胸部肿瘤中的应用与前沿挑战。本环节由戴继伟、张敏、卓维海、叶智卫、欧阳伟、吴哈等教授主持,傅宏亮、马超、林晓珠、余飞、胡四龙、庄菊花等专家进行精彩点评。

会议最后,由谢文晖教授作全面总结。他指出本次大会以“结合”为桥梁,探索了数智时代多模态分子影像的协同创新与中西医诊疗场景的重构,为核医学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交流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诊疗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思路与启示。

谢文晖教授进行会议总结

会议在热烈氛围中落下帷幕。参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充分展现了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重要价值与发展潜力。大家表示,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握数智时代发展机遇,深化现代核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的融合,推动多学科协同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最终实现结合医学核医学的高质量学科发展!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