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29日,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办,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技术学组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共同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骨干培训班(第二期)”在天津圆满落幕。
本次培训以提升核医学技术人员工作能力为主,涵盖核医学设备理论基础、质量控制、人才培养、相关政策解读、核医学新技术发展等内容,聚焦核医学技术人才梯队建设以及自身能力提升,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70余名核医学技术人员参加。
6月27日下午,培训班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常委、物理技术学组组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贾强教授主持。他指出,在汪静主委的带领下,此前的骨干培训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核医学从业人员搭建了系统性交流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次培训班将进一步优化培训流程,并围绕“理论基础、质控要点、人才培养、政策解读、核医学新技术”等方面开展,采取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核医学骨干人才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平台。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汪静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汪静主委高度肯定了培训班的意义,她指出:我国核医学虽然一定程度上面临人才短缺、技术推广不足等挑战,但同时核医学正处于大好的发展形势中。核医学技术队伍作为核医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她呼吁全体学员把握好本次骨干培训班学习机会,努力提升技术能力,为推动核医学技术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继续发挥作用。
汪静主委致辞以及专家授课现场
27日下午第一环节由贾强教授主持,报告内容精彩纷呈。开班仪式后,汪静主委作以《学科人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为题的授课,她从中国核医学的发展历史、核医学的应用现状、核医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以国际化视角、结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科室学科和人才建设的经验,指出了我国核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姚忠强教授讲解《核医学科建立及预评控评要点》,深入解析了核医学科建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等方面所涉及的要点,为核医学科的建设和规划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7日下午第二环节由厉红民教授主持。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李桂玉教授以《PET/CT设备日常质量控制》为题,全面系统化的介绍了PET/CT设备的技术性原理和日常工作中所涉及的标准、规范,对于核医学技师把控图像质量、保证诊断信息准确性提供了全方位指导。华北石油总医院任瑞锋教授以题为《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的授课,详细地讲解了体外分析技术原理、给出了体外分析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规范,同时站在前沿角度,传授了体外分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课程内容为学员熟悉和了解体外分析内容提供了权威性依据。
28日上午第一环节由厉红民教授主持。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杨卫东教授作《核医学治疗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的授课,介绍了放射性核素治疗的资质要求、流程指南和规范、质量控制文书和全流程管理,强调核医学治疗操作过程中须严格把控质量,确保在多个环节中做到环环相扣,为核医学治疗中的技术工作内容提供了科学化依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曙光教授作《核医学单光子设备应用相关流程的精益质控》的授课,培训内容包括:核医学单光子影像设备的分类、单光子设备临床应用技术流程的要点,全面解析精益质控的含义,并为学员列举了丰富的临床案例,使学员更好的在临床技术工作中达到学以致用。
28日上午第二环节由杜晓光教授主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刁尧教授作以《核医学非显像设备的质量控制》为题的授课,讲解了r-放射免疫计数器、放射性活度计、甲状腺功能测定仪和骨密度检测仪等非显像设备的常见技术要点,涵盖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校验与质检、质控与质量管理等六个方面,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非显像设备的规范化应用意义重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的王新强教授作《核医学诊疗场所环境评价要点》的授课,介绍了核医学科建设基本要求、深入浅出的阐释了生态环境行政审批及许可要点、分析了核医学科环境影响的各级因素、以及环境评价、复核的注意事项。重点强调了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设计布局需合理化、防护需最优化、管理和安全措施需到位,高效的利用好核医学。
28日下午第一、二环节由杜晓光教授主持。在第一环节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胡佳教授作《临床前核医学显像设备的质量控制》为题的授课。胡佳教授首先肯定了临床前核医学显像设备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遴选评估生物相关性探针、以及治疗药物的靶向性和疗效评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系统性的讲解了小动物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定期质控内容,对于核医学技术从业者探索新技术、转化新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深教授作《SPECT/CT设备的日常质控》的授课,王深教授全方位分析了现行的SPECT/CT设备相关政策和要求,详尽的给出了质控性能指标和具体的质控操作方法,使学员在技术工作中能够通过质控了解设备运转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以保证高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
28日下午第二环节中,北部战区总医院王治国教授作《回旋加速器生成核医学药物的质量控制》的授课,王治国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合成系统的构成及原理、维修保养方面的要点,对于确保回旋加速器的平稳运行以及正电子药物的科学化制备有很重要的指导性价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家金教授作《PET/MR设备日常质量控制》的授课,刘家金教授从PET/MR成像设备发展及应用现状、应用挑战、质控现状、质控内容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系统性的给出了PET/MR质量控制的核心要素与实战策略。
在上述各理论课程模块的答疑环节中,培训班全体围绕各模块课程内容积极交流。学员提出了各类问题,授课教授针对所提问题也给出了详尽的回答和临床体会,现场学术学习氛围浓厚,进一步提高了学员对于这些课程的掌握程度。
29日上午,针对SPECT/CT、PET/CT所涉及的质量控制内容,制定了丰富的课程设计。实操环节由李红磊教授主持。由王旭教授、刁尧教授作主讲和答疑嘉宾。王旭教授首先为学员作《PET设备质量控制性能检测》实操化质控的授课,给出了各稳定性检测指标详细的操作步骤,并对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作经验剖析和处理方案制定。随后以视频化形式为学员作SPECT设备实操化质控教学,清晰的展示了SPECT设备本底测量、能峰漂移验证、固有均匀性检测、固有空间分辨力、固有最大计数率、系统平面源灵敏度等稳定性检测指标的具体操作步骤。随后由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提供模体并演示,供培训班实地化操作,为学员提供了PET和SPECT设备质控的规范化操作指导。在答疑阶段,全体学员积极参与,与各授课教授在核医学设备质控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实践化交流和讨论,培训效果进一步提升,学员收获满满。
培训尾声,学员经考核合格,获颁中华医学会培训证书。贾强教授认真听取了学员对培训班的评价和建议。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针对核医学设备质控的培训内容系统、权威、全面、实用,对提升核医学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实际性意义。贾强教授在总结中,衷心感谢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汪静主委、核医学技术学组全体授课教授和主持专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团队的鼎力支持。他强调,核医学技术队伍应树立高度自信、积极投身于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保持学术及日常工作严谨性、努力提升自身各项能力,鼓励技术队伍学以致用,为核医学高质量发展继续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