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外学术交流>地方性学术交流>会议纪要
2025年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学术大会在沪成功举办
2025-04-23 09:44 浏览次数:

由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上海市核学会、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核医学专委会、上海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专委会协办的2025年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学术大会、上海市核学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委会年会、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核医学专委会年会、第十二届公济PET分子影像论坛暨淋巴瘤PET/CT与PET/MRI影像研讨会于2025年4月18-19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期间还同期举办了2025年松江区医学会分子影像专委会年会、中国医师协会智能影像与动态定量学组学组会议、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PET-CT及PET-MR血液系统肿瘤应用新进展》学习班。全国核医学领域顶尖专家、青年学者及行业同仁逾3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围绕学科前沿技术、临床转化与协同发展展开深度交流。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邢岩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秦净教授、亚洲与大洋洲核医学与生物学联盟主席黄钢教授、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会长李亚明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继续教育委员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铁教授、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理事长赵长久教授、中国核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理事长何作祥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林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辉教授、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张宏教授、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执行院长田梅教授、长三角智慧医疗联盟朱仁明理事长、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联盟主席赵晋华教授、上海市核学会支敏秘书长等多位学界大咖莅临大会致辞、讲课或主持,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汪静教授远程在线为大会致辞。

大会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秦净书记、赵学军会长、朱仁明理事长、支敏秘书长、赵晋华主席为大会致辞

汪静主委在线致辞

一、“2025版淋巴瘤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发布会

开幕式后,大会特别举行了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淋巴瘤 PET/CT 及 PET/MRI 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5 版)》发布仪式,这是我国核医学领域针对淋巴瘤诊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 该指南在2021版的基础上,新增了儿童淋巴瘤、其他显像剂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关键内容,首次将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等参数纳入预后评估体系,并针对 CAR-T 细胞治疗等新型疗法制定了疗效评价标准。这份指南的诞生,凝聚了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学组淋巴瘤委员会赵晋华主委及其团队的二十年心血。

  

二、主会场学术盛宴

主会场聚焦核医学领域核心议题,高密度学术报告全面覆盖技术研发、临床实践与战略布局:

1.传承与创新并重

田梅教授以《核医学与多学科交叉发展》为题,系统梳理学科历史脉络,提出“多学科交叉”是未来技术突破的关键驱动力。李亚明教授以《锚定卫生健康发展新策略——赋予核医学更丰富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题,强调学科发展需紧密对接国家健康战略需求。

田梅教授、李亚明教授讲课

2.技术驱动诊疗革新

何作祥、赵长久教授联袂探讨“医工结合”路径,提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模式,推动诊疗能力跨越式提升。张宏教授《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合作制备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展示了国产化设备研发的突破性进展,助力行业自主可控。

何作祥教授、赵长久教授、张宏教授讲课

3.精准医疗突破性进展

赵晋华教授权威解读《2025版淋巴瘤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为淋巴瘤诊疗标准化提供新标尺。余飞教授《阿尔法核素肿瘤精准治疗》与邢岩教授《基于PSMA的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分别从靶向治疗与多模态影像角度,诠释精准医疗的深度实践。程爱萍教授《FAPI PET在实体瘤多维度应用探索》揭示新型分子探针在肿瘤全程管理中的广阔前景。

赵晋华教授、余飞教授、邢岩教授、程爱萍教授讲课

4.人工智能与临床研究赋能

李彪教授《人工智能在核医学分子影像中的临床应用》展现AI在病灶识别、影像分析中的高效赋能。丁雪鹰教授《如何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从方法论层面为科研设计提供系统性指导。

李彪教授、丁雪鹰教授讲课

5.大咖点评

主会场学术讲座结束后,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黄钢会长、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李亚明理事长分别对大会学术内容进行了点评,黄会长高度评价了本次大会的学术内容,认为本次会议学术讲座既涵盖学科传承与战略布局,又聚焦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展现核医学欣欣向荣的美好未来。李亚明理事长认为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联盟学术大会等系列大会的连续举办对中国核医学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2025版淋巴瘤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的出版展现了赵晋华教授领导的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淋巴瘤工作委员会卓越的工作能力和对人民健康事业高度的责任心,非常令人敬佩。

三、各分会活力迸发

分会场1.第二届“星耀杯”研究生论文演讲比赛第二届“星耀杯”研究生论文演讲比赛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学、复大大学、同济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等著名医学殿堂附属医院的12位在读研究生报名参加,12名研究生从靶向探针研发、纳米平台调控机制、人工智能应用等方向展开角逐,最终仁济医院彭士康博士以“ST14蛋白酶靶向共价探针设计”研究摘得桂冠。比赛评委刘建军教授、陈文新教授等专家高度评价了选手的创新性与学术深度,特别是刘建军教授还向参赛选手们传授了如何用10分钟时间展示出自己的科研亮点和科学意义。

  

分会场2.首届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核医学专委会成立大会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5年核医学专委会学术年会于2025年4月19日下午在上海青松城大酒店成功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与嘉宾有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闫东方会长、钟菊华副会长、廖会员副会长和李立新秘书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赵晋华教授等。此外参会的还有核医学专业委员会领导班子、常委、委员候选人及本市医疗机构核医学领域的同道们。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赵晋华教授全票当选主任委员,上海联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袁志斌教授、华东医院何薇教授、第十人民医院马超教授、复大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宋少莉教授等11人当选为副主任委员。袁志斌教授兼秘书长。




 

分会场3.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AI先锋挑战赛

本次大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智影争锋,核创未来”AI先锋挑战赛初赛。比赛分为病例读片赛与热点辩论赛双轮竞技,来自全国各地的16名核医学青年才俊组成4支队伍,两两PK。比赛中,四支队伍均准备充分,表现优异,获得了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经过激烈的角逐,冀甬雄辩队和申潮争鸣队险胜,获得晋级5月9日石家庄总决赛资格。张敬勉等四位选手荣获最佳辩手。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会长黄钢教授和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主席为获胜队伍和最佳辩手颁奖。

  

四、总结与展望:协同创新,共绘健康中国蓝图

本次大会不仅是先进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长三角核医学协同发展的集中展示。五年来,联盟通过资源互通、技术共享,推动区域诊疗水平跃升。公济PET分子影像论坛暨淋巴瘤研讨会持续深耕血液肿瘤领域,三版指南成为行业标准。未来,联盟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融合,聚焦分子探针国产化、智能影像落地、青年人才培养三大方向,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核医学的精准力量。

2025年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学术大会等系列会议圆满闭幕,但创新与协作的征程永不止步!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