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纪要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在放射性药物研创平台建设和新药研发领域取得进展
2025-04-21 14:03 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药物所")大兴产学研基地正式获批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乙级场所),并顺利完成了《辐射安全许可证》更新换代。乙级场所的获批,标志着药物所在放射性药物研究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有望加速药物所原创放射性药物研发速度,更好地支撑高水平新质医药自立自强。    

放射性药物是一类运用医用同位素进行疾病诊断或者治疗的新型药物,在肿瘤、心脑血管和神经精神等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放射性药物在治疗"无药可治"的晚期癌症等重大医学难题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临床价值,因而被业界视为尖端"肿瘤猎手"。近年来放射性药物已经成长为生物医药领域最受关注的新赛道之一。由诺华等跨国大药企领衔,掀起了全球放射性药物研发的浪潮。我国高度重视医用同位素及其药物的发展和创新,2021年6月,国家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医用同位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作为国家级药学研究机构,药物所坚持以创新药物为重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健康,应用基础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发并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针对我国"缺核少药"的现状,药物所超前布局,顶层谋划,于2020年组建了以王锐院士为领衔科学家的放射性药物研发团队。此次乙级场所的获批,是药物所放药团队四年来在放药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药物所乙级场所集前体分子开发、同位素标记、放射性药物质控和分析、细胞实验、活体动物成像和解剖实验等功能于一体,拥有F-18、Ga-68、Cu-64等核素使用资质,配备了小动物PET-CT、全自动伽马计数器、放射性自显影仪等精密仪器设备,是目前北京大兴区科研院所中唯一一家乙级场所。据实验室负责人介绍,药物所放药实验室将以靶向多肽核药为特色,结合药物所在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以及药理等全链条药物创制技术方面的深厚积淀,坚持以原创靶标和靶向分子为研究重点,依托多家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放药临床前研究综合体和"原创放药策源地"。

未来,放药团队将借鉴药物所丰富的成果转化经验,积极开展"产-学-研-医"合作,从而加速"实验室创新成果"到"临床创新产品"的落地转化。   

据悉,过去四年,药物所放药团队在王院士的带领下,放药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齐头并进,取得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成果。如团队开发了靶向多肽精准修饰提升成药性的平台化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核素标记和性能优化,相关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和《先进科学》;团队还在海洋活性多肽天然产物的全合成、靶点开发和机理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突破,有望为原创放药提供原创靶标和分子,相关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除此以外,团队基于高通量多肽筛选技术,针对多个核药靶标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候选放药,目前,已有多种分子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人体实验结果。    

展望未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药物所将进一步加强放射性药物研发体系建设,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我国核医学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