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外学术交流>地方性学术交流>会议纪要
2025年重庆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学术年会圆满举行
2025-11-06 10:54 浏览次数:

大会合影

2025年11月1日,由重庆市医师协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重庆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承办的学术年会在渝州宾馆的渝州会堂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以“学科战略—技术质控—临床诊疗—行业政策”为主线,构建起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核医学盛会。国内外核医学领域顶尖专家齐聚一堂,从开幕式到总结颁奖,议程紧密围绕学科发展痛点与临床实际需求展开,既有前沿理论探讨,也有实战经验共享,为与会同仁搭建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高质量交流平台。

庞华会长主持

何建国副院长致辞

上午8时,开幕式准时启动,在重庆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庞华教授的主持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国副院长率先致辞,强调核医学在综合医院中的核心地位及院方对学科发展的持续支持;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黄钢教授从全国视角出发,解读学科布局与人才发展方向;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石洪成教授以及国家核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霍力教授分别从学术创新与诊疗质量标准化角度,奠定会议“高质量、重实效”的基调。随后全体合影,记录这一行业盛事。

黄钢教授致辞

石洪成教授致辞

霍力教授致辞

Part  01

在上午的议程中,专题讲座与互动环节穿插进行。石洪成教授以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发展为例,系统梳理近年来我国核医学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领跑”的演进路径;霍力教授聚焦PET定量质控,详解设备校准、数据标准化等关键技术,助力提升影像诊断一致性;维也纳总院李翔教授结合临床案例,展示CXCR4分子探针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闭环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高再荣教授深入探讨甲癌治疗新策略,比较传统与新型疗法的协同价值;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贾强教授剖析医保与药监政策对放射性药物使用与研发的深远影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跃教授则从空间规划、多学科协作等实操层面,提出诊疗一体化科室建设的具体路径。会议期间设置多场交流环节,参会代表围绕临床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展开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Part  02

下午议程继续聚焦核医学前沿与临床应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石峰教授分享了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靶向治疗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与成效;西京医院杨卫东教授从肿瘤微环境特性出发,介绍新型核素靶向药物的研发思路与临床前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罗全勇教授就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若干争议问题展开系统分析与思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爱民教授结合实践与新趋势,对钇-90肝癌介入治疗进行再思考与展望;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左传涛教授系统讲解淀粉样蛋白PET在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的规范化应用路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囡教授详细介绍了Her2靶向探针的临床开发与应用进展;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杨吉刚教授阐释多模态分子影像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治中的整合价值;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柳江燕教授则报告了68Ga/117Lu-CTR-FAPI在转移性实体瘤诊疗中的探索性临床研究成果。各环节穿插专题交流,与会代表积极提问、互动频繁,在思维碰撞中拓展了临床与科研思路。

Part  03

大会最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黄定德教授作大会总结,系统梳理了全天讲座的核心观点,并对未来核医学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与建议,为会议画上富有高度与温度的句点。

黄定德教授总结

本次全天会议不仅是核医学前沿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行业智慧与资源的深度对接。从战略解读到实战分享,从政策解析到技术解惑,每位参会者均收获丰硕。11月1日的渝州会堂,既见证了核医学人的专业热情,也凝聚起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期待会议成果切实转化为临床动力,造福更多患者,也鼓舞更多核医学人从此出发,在创新与服务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