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15日,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在郑州隆重举办,今年主题为“诊疗一体,交叉融合”。学术会议盛况空前。13日下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心脏核医学分会场学术交流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核医学同仁带着对核医学事业真挚的热爱齐聚一堂。分享前沿成果,交流深刻见解。纵使场地有限,但大家热情不减。一个个站立听讲的身影诠释了核心脏病学同仁对本次论坛的支持以及对核心脏病学事业的无限热忱。
本次论坛秉承学会的工作重点,以“多学科交叉,分层培养” 为主旨,致力于对心脏核医学青年骨干、住院医师和青年医生的培养,为中国心脏核医学发展培养后继人才。加强国际与兄弟学科的深度交流,扩大我国心脏核医学的影响力。专家聚焦前沿的专题报告,青年骨干内容翔实的学术讲座以及丰富多元的青年论文交流让为期两天的核心脏病论坛如同一场璀璨的学术盛宴,令人难以忘怀。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心血管影像学组组长张晓丽教授致辞,进行心脏学组的工作汇报,同时缅怀中国核心脏病学奠基人刘秀杰教授。此外,论坛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跃涛教授主持。著名核心脏病学专家清华长庚医院何作祥教授为本次学术论坛开场致辞。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北京阜外医院影像学专家赵世华教授和维也纳大学总医院李翔教授作主旨报告,7位青年骨干做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心脏核医学技术最新进展及心脏核医学近年来在临床和基础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精彩纷呈,共计300余人参加本次学术活动。
本次学术论坛的论文交流分为两部分,以迈入核医学大门的住院医师及研究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秉承知名资深专家“传、帮、带”,继续加大对青年骨干培养-推动中国心脏核医学的中坚力量,从青年医师和研究生抓起,培养他们的基本功,科学研究素养,为规范开展好核心脏病学奠定重要基础。
通过高水平的论文交流汇报,拓展青年医师的临床能力和科研思路,提高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开展开创性的科研工作,同时为广大青年人提供一个观摩和学习的机会,为今后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论文演讲无论从形式、内容、幻灯片的制作及发言人的风采均体现出了中国核心脏病学青年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经过双盲法严格评选出12篇青年优秀论文,经过激烈比赛前6名胜出,论文依次为北京安贞医院鲁瑶、北京协和医院王雪竹(现入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朝阳医院艾紫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常君顺、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孙芳芳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俞雯吉。内容涉及新设备(新型心脏专用机D-SPECT)、新探针(以新型心脏显像剂FAPI为代表)和新方法(“心-脑轴”、“缺血记忆显像”等),涵盖临床、动物实验和基础研究,体现了中国心脏核医学研究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核心脏病学论坛是高质量的会议,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张晓丽教授作论坛总结,鼓励年轻人要勇于担当,以发展中国核心脏病学事业为己任,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