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外学术交流>地方性学术交流>会议纪要
第十四届多模态分子影像暨核医学质控管理武汉协和论坛、2024深圳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及深圳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年会顺利举办
2024-05-24 09:23 浏览次数:

2024年5月17日至18日,第十四届多模态分子影像暨核医学质控管理武汉协和论坛、2024年深圳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年会、2024年深圳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年会在广东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深圳市医师协会、深圳市医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及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深圳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深圳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同承办。会议共邀请了50余位核医学领域内外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吸引了近300位相关领域的同仁踊跃参与,共同探讨核医学的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促我国核医学事业的高水平发展。


开幕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兰晓莉主任主持开幕式。兰教授介绍并衷心感谢了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嘉宾,随后她邀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周丽萍书记、深圳市医师协会钟山副会长、深圳市医学会蔡志明会长、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李亚明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黄钢会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汪静主任委员依次致辞。


多模态分子影像专场:引领前沿,激发智慧

在开幕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核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总编、山西医科大学李思进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及古今中外医工结合的巧思,深刻讲述了“医工结合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会长、上海健康医学院黄钢教授从三维静态向四维动态跃迁,生动介绍了“全身动态定量PET显像的独特优势与临床价值”;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汪静教授根植前沿数据,详细阐述了“从2023年JNM谈核医学临床转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长李亚明教授关注基层发展,深入探讨了“核医学质量提升—基层核医学人才培养之思考”。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徐浩教授结合科室临床实践,介绍了“肝脏肿瘤钇-90微球内放射治疗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晓丽教授深度挖掘代谢显像信息,分享了“缺血性心衰患者脑代谢显像研究初探”的系列成果。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雪梅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樊卫教授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吴湖炳教授分别从心脏神经、全身PET动态显像及FAPI PET/CT显像在肺癌中的应用出发,深入探讨多模态分子影像领域的前沿研究项目,带来了丰富且前瞻性的见解,激发了在场学者们的热情讨论。报告环节由中国装备协会核医学分会会长李方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会长刘甫庚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林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赵永胜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蒋宁一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何勇教授担任主持。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赵军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邱大胜教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裴之俊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沈锐教授担任讨论嘉宾,现场展开了热烈讨论。


核医学质控与管理专场:科学管理,共享成果

在核医学质控与管理专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高再荣教授详细讲解了核素治疗病房的科学管理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刘兴党教授分享了今年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的结果及经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武志芳教授分享了核医学如何缔造省部共建创新平台的宝贵经验。北京协和医院霍力教授详解了我国当前的核医学质控体系,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专场由福建省立医院陈文新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程爱萍教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劲柏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贾强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武兆忠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江大卫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卜丽红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核素诊疗一体化专场:探索创新,展望未来

在核素诊疗一体化专场,专家们共同探讨了核医学诊疗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与成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永学教授引领“重新认识放射诊疗一体化”的发展内核,强调这是未来核医学发展的需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田蓉教授从“基于PET的人工智能技术”切入,分享这一技术“在淋巴瘤辅助诊疗决策中的价值”。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宋少莉教授根据科室的实践经验,分享“靶向PSMA诊治一体化创新应用”的成果。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张静静教授带来新加坡的经验,分享了“Lu-177及Ac-225核素靶向治疗及临床转化的经验”的实践成果,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国际视野和临床经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祥松教授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程木华教授分别解析了分化型甲状腺癌I-131治疗的临床争议问题和剂量学初探经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董孟杰教授介绍了Ra-223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一专场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黄铁军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高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曹卫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梁君教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代文莉教授、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医院肖勇教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谢昌辉教授担任主持嘉宾。与会的核医学同仁积极参与,围绕诊疗一体化的各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淋巴瘤MDT专题研讨会:多学科碰撞,共话新知

会议期间,5月17日下午还举办了淋巴瘤多学科团队(MDT)专题研讨会,掀起了一场脑力风暴与临床智慧碰撞的热潮。上半程会议由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李勇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李梦婷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黄斌医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张廷杰医师、深圳市人民医院闫新萌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邓渊鸿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孙倩医师,分别分享了6例疑难罕见病例。每个病例的展示都引发了来自湖北和深圳的多位讨论嘉宾和参会代表的浓厚兴趣,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下半程会议更是精彩纷呈,首先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张红宇教授介绍“难治淋巴瘤CAR-T治疗的深圳实践”为与会者呈现了深圳在CAR-T疗法临床实践中的突破性进展。接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赵军教授介绍了“PET/MR在脑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展示了这项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的独特优势。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覃春霞教授介绍了“PET显像对DLBCL的危险分层”,分享了武汉协和团队在DLBCL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一环节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韩丽君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王相成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担任主持嘉宾。最后,由北大深圳医院董孟杰主任总结,他对此次淋巴瘤MDT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丰富内容,涉及到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多个方面;临床科室专家的精彩授课,让核医学从业者对淋巴瘤治疗的最新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研讨会不仅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也为今后开展更多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总结

展望未来,开启新篇章

会议最后,由大会名誉主席、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第8届委员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永学教授进行精彩总结。张教授首先感谢全国核医学届几大主要学会的主任委员、多位副主委及常委莅临,正是他们的精彩报告和主持点评为本次大会增添光彩。张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的丰富内容和创新形式,多模态分子影像暨核医学质量管理武汉协和论坛首次在湖北省外举行,得到深圳和广东的同仁朋友的极大支持,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衷心感谢。会议期间,共有20余次专题讲座、1次MDT讨论会和15人次专家点评,涵盖了核医学多模态影像、诊疗一体化、核医学质量管理、核医学临床研究与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精彩纷呈,既有前沿理论的深刻解读,也有临床实践的详细分享,内容充实且实用,充分展现了核医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在报告环节中,与会代表和同仁积极提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参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新了知识,更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最后,张教授感慨道:“感谢各位核医学同仁的积极支持,我们携手走过了历届精彩会议,期待明年再会,共同见证核医学更多精彩!”

上图来自张永学教授大会Highlights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