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永不衰变的青春 | 马寄晓教授:做事先做人
2024-05-16 14:18 浏览次数:

题记:《永不衰变的青春》系列文化作品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学组发起,旨在通过青年人对老一辈核医学知名专家进行访谈,真实、客观地叙述他们与中国核医学发展休戚相关的经历,以“口述史”形式搭建青年后辈与核医学大家之间对话的平台。通过对前辈们的个人成长史和地方学科的发展史等进行系统采集和整理,形成记录和反映中国核医学创新发展和核医学人团结奋进的历史书写,也为后辈们的成长提供参考和镜鉴。本栏目聚焦“老”“青”对话、追求“信达雅”记录,希冀以历史传承之光和文化赓续之力凝聚全国核医学人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而踔厉奋发、不懈奋斗!


访谈时间:2024年4月19日

访谈地点:马寄晓教授家中

马寄晓,生于1926年,籍贯江苏南京,著名核医学专家,中国第一代核医学专业人员之一,“中国核医学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同位素实验室(后核医学科)主任,卫生部核医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审专家、《上海影像杂志》副主编,国际骨密度学会会员。曾任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学科发展顾问。

1958年创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1962年开创上海第一家核素治疗病房。将自行合成的邻碘马尿酸(叶德华药师一起)和自行制作的肾图仪首先报告131I-邻碘马尿酸的肾图临床研究;将6-I-胆固醇用131I标记并成功应用于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于1978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84年与中科院有机所共同研制合成间位碘代卞胍并用131I标记用于诊断定位嗜铬细胞瘤及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并用于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获得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1986年参加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核心脏病学的研究,获国家科委等四部委颁发的奖状。1990年编著出版《实用临床核医学》(合作者刘秀杰教授),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分别于2002年、2012年分别出版第二版及第三版。1993年在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林发雄的支持下创建了骨质疏松科。曾主编核医学专著7部(均为合著),参编17部,发表论文及国内外专业会议报告200余篇。2013年获中国核医学医师终身成就奖。

青春寄语

要敬业:你首先要敬业,爱这个工作,爱病人,爱科里的同事,敬老携幼;

要上进:你一天看多少材料?

对你们青年人我期待得很,有的时候想国外回来的人,我很期待,你带回来了什么东西?你改变了什么?

四川简阳全国高级核医学研讨班全体教师合影

左起,第一排:马寄晓、赵慧扬、谭天秩,第二排:唐谨、王世真、周前,第三排:潘中允、林祥通、刘秀杰


访谈集萃(采访录音整理)


结缘核医学

问:您当初选择核医学的缘由? 从零开始,创建科室是个怎样的过程?

马:那时候国外核医学是开展很久了,我们国内核医学基本还是空白。1958年,那时候还在检验科,朱瑞镛院长找我去参加中山医院举办的第一届同位素临床应用学习班,学了半年回来创建这个科室。在六院我们开始办的不叫核医学,叫同位素实验室。那个时候只有我们三个人,我,一个放射科的老技师,还有护士长。但很快就发展了,请了很多人,专门搞药的、专门搞仪器的。再发展呢,二医那时候有个班,是专门读同位素的,本来是普通医学生调过来的,到我们科来了两个,后来再扩大,那个时候人员有十几个人。

那时候核素是三种:碘-131,苏联进口的,磷-32,还有铬-51主要检查红细胞寿命。碘-131那时候主要做吸碘和甲状腺扫描。当初没有扫描机,后来上海市政府给三家医院发了英国进口的扫描机,六院、中山和广慈(瑞金),一家一台。后来我们自己也搞了彩色扫描机,是我们自己造、自己研发的,我们自己是没能力的,我们和上无十三厂(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前身)合作,里面有两个师傅,个人关系很好,我们告诉他们这个想法,他说“我们试!”就这么做了。我们科里有个叫韩品方,电子方面很熟悉,扫描机电子部分是他设计出来的。扫描机很漂亮,做出来的图像也很好,我写过一本书《临床核医学手册》,手册里的图都是这个扫描机打出来的。搞显像之前,我搞过很长时间肾图,朱承谟教授提出来要一起造肾图仪,我们一开始用扫描机的两个探头对着两个肾脏,再用一个英国进口的(Ekco)闪烁计数器连起来。第一个合成碘131-邻碘马尿酸的是我们科当初搞化学的叶德华。肾图做了好多年,《临床核医学手册》的封面就是我们自己做的肾图。这个扫描机对我们工作很重要,甲状腺测定吸碘率都靠它,将探头固定好,对着甲状腺,接上国产的计数率仪,就可以看到甲状腺吸碘率,打报告给病人。

与厂里技术人员共同研制的双探头彩色扫描机

朱寿芬医师应用最早的肾图仪测定单肾患者的肾图/《临床核医学手册》封面

姚中一老师(左)自己研制的碘-131废水过滤器

徐家麒主任(左)与韩品方技师(中)、朱寿芬医师(右)一起为病人用自制的核听诊器测左室射血分数

接受阿尔巴尼亚进修生

国外在发展,我们当时也知道一点,国外后来已经不用扫描机了,用伽马相机。那时候北京航天部有一个工程师,他们想自己造伽马相机,来问我有没有市场。我说你快点搞,国内可能需求量挺大的。他们力量强,回去后搞出来了。后来我们就用伽马相机做了很多工作,但他们的图不大,拍出来的照片不大。后来美国也过来介绍了SPECT,领导同意让我们几个人到美国去学习,我带了两个人去,一个是朱老师的学生,是他们学校里专门的核医学班出来的,还有一个是朱瑞森。我们到美国去都开了眼界,觉得他们太先进了,用了SPECT这样的东西。然后我们买了更好的GE的SPECT。中山医院赵惠扬主任,他是放射科出来的,对放射科的设备比我们熟悉,他也想办法买了很多先进的东西进来。中山医院那时候也发展得很好。我们不能说我们自己很先进,但没有落后,很多医院派医生来我们科里学习,他们都要开展核医学科。后来别的医院都有了核医学科,大概相差十年。

1998年三人去美国学习、考察,照片为在叶大铸家合影

(左起,徐家麒、马寄晓、叶大铸、朱瑞森)

我们当初国内获取、合成放射性药物很困难,但是没有药证,没有人管。我们有优秀的药师,自己做了很多药。北京王世真院士合成了一个胆固醇,和其他胆固醇不一样,是6-碘胆固醇,体外检查做胆固醇代谢。国外用19位碘的胆固醇,他是6位碘,我想能不能也用来做体内肾上腺皮质检查。我们去北京找王世真院士,跟他讲了我们的想法,他觉得可以。朱瑞森跟我一起用碘-131标记,后来我们就试验,先是体外做,用猴子做,自己试,最后给病人打,出来的扫描图像呱呱叫(很好),很稳定,比19位碘好。后来先发表了药物研究结果,再发表了临床研究结果。

我们也研究过MIBG,80年美国教授Wieland发表文献,我们82年就搞出来了,我们自己没能力,找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教授合作,他们帮我们合成之后,我们用碘-131标记,和朱瑞森一起做了一百多例嗜铬细胞瘤。那时候没有药证,自己做的药就可以做病人。当初只有我们一家做,瑞金医院、协和医院都送病人来,这个工作我们做得红红火火,写过一篇文章,我们副院长到重庆开内分泌大会,在会议上介绍了这篇文章,大家就知道了,后来大家就都有MIBG了。


奋斗青春

问:您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业绩是什么?是如何取得的?

马:一个是治疗甲状腺癌,我们当时做了很多,现在更多了,应该有2万个以上。骨质疏松科也是,一台骨密度仪连接了骨质疏松科和核医学。92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Wagner教授,科里有个机器,我一看这个是搞什么东西,我们都没见过,了解下来是做骨密度,我就注意了,回去查一查觉得这个很重要。回来后,“野心”又来了。我先找院长,院长否定了,又找了黄琪仁副院长,他是搞内分泌的,我问他开展这个工作怎么样,他认为可以尝试,找了一位农民企业家借钱买机器,一百多万美金(当时人民币四百万),买了那时候最先进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93年创建了骨质疏松科,开始做病人,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社会效益的同时,把我们借款收回来了,就还了农民企业家。

问:您认为科室发展哪些因素比较重要呢?

马:科室的发展,首先是人,有志气的人,这个志气,首先是不甘落后,没有人家好,要心不安。还有一个是方法要对,我总觉得你这个医院特色在哪里,你要跟这个科室靠近、要跟他合作。你还要搞院外的合作,找能够配合你的想法、能够帮助你的单位一起干。我们现在放射性药物是很重要的,在北京很方便,在四川也方便,我们上海远是吃亏,但是要想办法去和其他单位靠,要去找合作。上海有上海的优势,我们人多。另外我总讲,中国两样东西要有好结果,一个是甲状腺癌外国没有中国病人多,这方面应该有更突出、有很好的成果,第二个是PET/MRI比美国多,成果也应该比美国多。


点赞未来

问:大多教学医院的核医学医生需要承担医、教、研,您认为年轻人如何平衡这些方面?

马:有一上海大医院的科主任,我没跟他共事过。他没有早下班的,没有迟到的,他最后一个回去。精力、精神要放上去,这就会出成果。作为科主任、作为领导,你准时上下班,虽然是好的,但是真的是不够的,你肯定要比别人想得多。但是吃苦耐劳这个事情,青年人要让他自己体会,不要教训他,他会反感的。

1977年,我和两位同事侯永健、徐竞芳参加由复旦大学遗传学专家组成的去大别山安徽岳西县调研当地的“侏儒症”,又叫孬子病、呆小病,我们携带着甲状腺摄碘仪和发电机。岳西县是最难行走的丘陵山区,百姓生活困苦,多数家庭有“侏儒”病人,主要因地区缺碘致出生时甲状腺不能产生足量的甲状腺激素,影响到脑发育,结果使这类人矮小、智障,严重的生活不能自理。我所检查的甲状腺有结节的或略大的,摄碘率均呈缺碘状态。参加这次检查,终生难忘,极同情这些同胞。时过境迁,再去岳西已不再见新的“侏儒”病人。作为医生,“医”一定是第一位的。

70年代的安徽岳西县,由于缺碘引起呆小病来接受检查的部分病人

1977年大别山,与部分呆小病病人合影

问:围绕青年成长成才,您有什么建议?

马:第一条,敬业,你首先要敬业,爱这个工作,爱来这个科里的病人,爱科里的同事,这个是对青年人的要求,敬老携幼,年纪轻的要爱护,不知道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但是我觉得要这样做。第二条,要上进,你一天看多少材料?对你们青年人我期待得很,有的时候想国外回来的人,我很期待,你带回来了什么东西?你改变了什么?

与马寄晓教授合影

【本期责任青委】

沈晨天,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治医师

陈素芸,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