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纪要
“治”同道“核”-云上分享会文献分享第六期圆满举行
2024-05-13 14:17 浏览次数:

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在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等政策推动下,我国核医学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为积极贯彻国家战略,推动我国核医学诊疗的规范化高质量开展,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精心策划,与中国同辐联合推出“治”同道“核”—云上分享会系列活动。文献分享第六期(总第八期)于2024年5月8日圆满完成。

本期文献分享由第十二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秘书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郑薇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兼治疗学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罗全勇教授作为轮值主席,主持了文献分享环节,多位核医学知名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点评专家与讲者互动,使交流和探讨逐渐深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宋红俊副主任医师以《术后甲状腺球蛋白作为放射性碘治疗的标准:一项欧洲多中心 1317 例分化型甲状腺患者的决策树模型研究》为题进行了文献分享,分享的是2023年5月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杂志(JCR分区Q1;IF=9.1)上的文章《Postoperative thyroglobulin as a yardstick for radioiodine therapy: decision tree analysis in a European multicenter series of 1317 patients with di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这是一项来自欧洲多中心(6个国家:瑞士、德国、塞浦路斯、土耳其、克罗地亚、意大利)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了1317例TgAb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术后的患者(全甲切除/近全切),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的方法,目的是建立预测131I治疗后全身扫描(PT-WBS)结果的疾病风险分层模型,早期发现术后疾病持续性存在的患者,以准确评估并优化术后131I治疗的剂量,提高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是最佳预测因子。本研究可以指导DTC术后患者后续131I治疗方案的制定,但是相关研究结果的外推性仍有待大量临床实践的验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一帆教授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张教授首先肯定的该项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并且指出甲状腺球蛋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化指标,在指导DTC患者术后的131I治疗及随访中的地位不可撼动,这项研究采用的方法学部分具有较好的新颖性,区别于传统的研究,采用机器学习的决策树模型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了完善的决策树模型,非常直观,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本研究的相关研究数据有待临床实践验证,相关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蕤教授进行了精心的点评,黄教授指出,这项研究有利于指导DTC患者术后放射性碘-131治疗,特别是中低危患者,术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具有直接相关性,本研究的亮点是采用多中心、大数据的研究,且统计得到了较为准确的Tg截断值(cut-off),增强了本研究的结果的力度,且具有更好的借鉴价值。但是机器学习建立的数据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限,各个中心应建立自己的参考数据,而不是直接“拿来主义”,非常希望能有来自中国多中心研究的参考数据。


特邀嘉宾、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林岩松教授对本次文献分享做了总结,林岩松教授对讲者充分的准备和思考表示肯定,提出文献的分享让我们得到许多启发和思考。林教授指出任何文献的阅读和学习我们都要带着“扬”和“弃”的态度,吸取文献中的精华,摒弃文献的不足和缺陷。本研究中心围绕术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的重要性进行的,这点非常认可,但是临床中,甲状腺球蛋白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这一点是不容忽略的,必须实事求是,各个研究单位要制定“适合”自己的标准。另外,本研究中的阳性预测值PPV较低,并不能很好的预测PT-WBS阳性的患者,这点限制了该研究模型的临床转化和指导价值。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篇文献,每个人的见解不同,林教授希望年轻医师们多读、多思考,始终带着批判的态度去阅读文献,一定会更快、更好的成长。


点评环节结束后,文献分享主持郑薇教授肯定了讲者所选文章切入点的重要价值及创新性。郑教授也肯定了该项研究的重要性,有利于指导DTC术后低中危患者后续放射性碘-131治疗的指导价值。郑教授还提出了该项研究决策树模型研究方法的可借鉴性,希望年轻医生更多的接触、学习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能帮我们解决更多繁琐的临床数据;更希望加强多中心之间的合作研究,期待中国的核医学事业更加快速、稳健的发展。


核医学作为诊疗一体化的平台,会被越来越多相关的临床科室和病人重视。未来“治”同道“核”—云上分享会也应邀请更多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点评,以开阔核医学同仁视野,发现核医学更多的应用场景,共同为中国治疗核医学的繁荣明天添砖加瓦!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