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精准诊疗一体化,助力核医学高质量发展
2024-03-08 15:02 浏览次数:

“核医学是安全利用核素为人类医学健康事业做出贡献的典范。近年来,核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放射性核素显像与治疗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诊疗一体化,可通过精准诊断,为患者进行全面治疗。”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一届主任委员李思进提到。

3月7日,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4年全国两会特别策划“两会健康策”系列访谈节目中,李思进委员与西京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汪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委石洪成,围绕“推动核医学发展,打造精准诊疗新高地”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精准医疗及诊疗一体化概念的提出,核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18年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连续批准了两款放射性配体影像、治疗药物。2022年美国FDA又批准了Ga68-PSMA11和177Lu-PSMA-617,用于诊断和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

这一系列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核素诊疗一体化策略在核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核医学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汪静看来,核医学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准诊断,在诊断的指导下给予靶向治疗,助于疾病的早诊早治,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越来越多的新药研发进入临床及临床试验阶段,不仅仅局限于前列腺癌,还包括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和胰腺癌领域。”

我国核医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程。然而,在核医学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包括学科发展规模滞后、药品管理政策限制、核医学专业人才缺乏等重大挑战。李思进建议,在国家层面要确定牵头部门,建立健全部际间协调机制,成立核医疗发展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

放眼全球核医学发展前沿,未来我国核医学需要解决规模和覆盖面这两方面的问题。汪静建议,现在我国核医学体量不大,因此需要新建更多核医学科,促进核医学同质化、规范化发展,把核医学的规模做大。有了规模,才有更高的发展空间。

加快核医学发展,首先要解决核医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问题。石洪成补充说,针对新开展或计划开展核医学诊疗工作的医院或科室人员,要建立多元化培训体制,多部门联动加速核医学人才培养。核医学医生不只需要读报告、诊治患者,高水平的核医学医生应是研究型医生,能够将基于临床需求的科学研究贯彻到核医学临床试验中,助力精准医疗。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