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永不衰变的青春 | 张永学教授:把学习当成一个业余爱好
2024-02-06 09:09 浏览次数:

题记:《永不衰变的青春》系列文化作品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学组发起,旨在通过青年人对老一辈核医学知名专家进行访谈,真实、客观地叙述他们与中国核医学发展休戚相关的经历,以“口述史”形式搭建青年后辈与核医学大家之间对话的平台。通过对前辈们的个人成长史和地方学科的发展史等进行系统采集和整理,形成记录和反映中国核医学创新发展和核医学人团结奋进的历史书写,也为后辈们的成长提供参考和镜鉴。本栏目聚焦“老”“青”对话、追求“信达雅”记录,希冀以历史传承之光和文化赓续之力凝聚全国核医学人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而踔厉奋发、不懈奋斗!

访谈时间:2024年1月18日 

访谈地点:武汉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人物小传:张永学,生于1953年,籍贯湖北五峰,著名核医学专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核医学工作近50年,1987-2016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擅长核医学影像诊断与核素治疗及核医学分子影像研究,尤其是甲状腺病的诊断与治疗、肿瘤的PET/CT和SPECT影像诊断等。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1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湖北科技精英”称号、2014年获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2018年获人民网和健康时报“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2021年获“协和荣誉名医”。

主编学术专著或教材18部,副主编18部,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6项面上项目等,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曾任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等职。

青春寄语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把学习当成一个业余爱好,才有可能在将来成为领域的栋梁。



访谈集萃

1 缘结核医

当初选择核医学的缘由? 如何培养对核医学的兴趣?

结缘核医学。我从事核医学是1976年。1974年7月我从同济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武汉协和医院内科工作,准备从事血液内科。我们医院的同位素室起步相对比较晚,虽然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也抽出了几位医生去参加学习班,和同济医学院团队一起筹办放射医学研究室,但是在特殊年代中断了,直到1971-1972年才重新恢复了同位素室。由于工作需要,1976年初领导跟我谈话,要我去同位素室工作。当时同位素室是隶属于内科的一个诊断室,属于内科支部管,我去的时候只有一个技术员,没有医生。我觉得同位素有一定的放射性,还要放弃自己喜欢的内科医生职业,虽然有些想法,但在那个年代一切必须服从组织安排。

图片

张教授刚进入协和医院同位素室时科室只有2人

学习深造。我被调到同位素室后不久,医院安排我去武汉市第一医院同位素室学习了三个月,每天做甲状腺吸碘率、肾图、甲状腺扫描、肝扫描;1977年又去北京阜外医院进修近一年。在北京的这段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人生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我有幸得到了中国核医学界一批老前辈的指导。在阜外医院学习期间,得到刘秀杰教授等老师的谆谆教诲,老师们从基础到临床教给我很多核医学的基本知识,手把手教我怎么去测量仪器的最佳工作曲线,去找最佳工作条件,测量能谱峰、设置窗宽,比较系统掌握了心血管核医学的相关基础与临床应用和进展。前辈们的精神感染了我,那时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在各个医院举办的学术报告会,我都会去聆听老一辈科学家的报告,了解到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对学术的严谨,学习他们开创中国核医学事业的奋斗精神,终身受益。经过学习,我觉得核医学是一个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但意义重大的新专业,值得学习和探索。

图片

1978年张永学教授在北京阜外医院学习与老师们合影

错失攻读研究生的机会。1978年从北京进修回来,在刘秀杰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准备报考研究生,那年我国刚刚恢复研究生招生不久,考试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包括医学综合、英文和专业课心血管核医学三门,当时自己觉得很有信心。1979年5月初我收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招生办用挂号信寄给我的准考证。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在参加考试的前几天,医院组织部长和人事科长找我谈话,告诉我医院领导研究决定“你不能去读研究生,因为我们培养你、送你出去进修,就是让你把这个科室做起来,你不能走,你报考研究生的相关材料已经退回去了”。至今我还保留了那份准考证做纪念,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是绝对服从领导分配,不像现在大家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

图片

张永学教授的研究生准考证

求知若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关核医学的资料很少,也没有核医学的杂志,只有从其他的期刊里面努力找一点相关的内容来增长知识。去北京学习的时候,我读遍了已有的核医学书籍,但也是很少的;只要新华书店出一本与核医学相关的书,我都会把它买回来。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当时在卫生部科教司工作,我每周末都去拜访他,因为他办公室库房里有全国各个院校编写的学报和期刊,每期都会寄到他们那里,库房里的期刊堆积成山,过一段时间就会处理掉,我每周末都到他那里去淘宝,只要有一篇与同位素相关的文章,我就赶紧把那篇文章收藏下来。不到一年时间,我就这样积累了一纸箱各种各样的文章。后来有了一本《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我当时总是去图书馆看文献,做了很厚几本活页纸的笔记,至少有半尺高。那时候刚刚能接触到外国的一些和同位素相关的资料,我就带着字典一篇一篇把它看懂,觉得很好的就翻译全文或者摘要,而且像图书馆一样做成可检索的卡片。当时在我的办公室一个抽屉里全都是按字母开头排序的可检索的卡片,很容易查找。

科研之路。最早70年代条件所限没有什么设备,不容易开展研究,我就开始学习写综述,通过写综述了解我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动向;后来条件稍微改善,我就积极做一点新的东西就写点小文章。最早写的文章发表的还不是公开刊物,是湖北省科技厅教科委办的一个内部刊物叫《湖北科技》。我当时研究的是51Cr红细胞寿命测定和破坏部位测定的应用,还有131Cs心肌灌注扫描。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论文终于能发表在同济医学院的学报上了,这是很大的进步。后来随着国内核医学的发展,80年代有了我们自己的《中华核医学杂志》季刊,全国的同行都能在这个期刊上交流,信息来源就更多了。我现在还记得我们第一篇发到《中华核医学杂志》的文章是β2微球蛋白放射免疫测量的内容,在那时放免分析是核医学的重要内容。但当初我们条件很差,一直到80年代都没有ECT,只有平面的扫描机,要想在《中华核医学杂志》发表文章还是很难的。但只要有机会,我们有点新的研究或者技术,都尽可能把它总结出来发表。通过这样孜孜不倦的科研探索和长期的积累,我对国内外核医学的发展现状逐渐了解,也比较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核医学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有它的一些优势,慢慢培养了自己的兴趣。

看了一些文献资料后,我觉得我们和内科,特别是心血管内科关系很密切,所以和心血管的医生一起写综述,还经常一起探讨,让他们对核医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后来我也参与了由内科的老师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心脏病学》、《临床血液学》等多部数百万字的专著编写,介绍核医学在相关学科的应用,这些经历也为我后来担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核医学》第1-2版主编,人卫社国家卫健委的研究生教材《核医学》第1-2版、八年制长学制规划教材《核医学》第1-2版主编奠定了基础。我想如果我从事内科,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医生,可能没有资格去参加国家级人卫社这样的大型专著的编写,慢慢觉得小学科有小学科的好处,这种看似冷门的学科可能更容易在自己的领域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得到机会也可能会更多。当初我在湖北省核医学会当委员也只有34岁,38岁担任湖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委,40岁当上了全国的委员,当时应该是全国委员里面最年轻的一位,因为多数委员都是我的前辈老师们,40多岁时就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还出版了多部专著。所以核医学就是这样一个新的专业,从不了解到慢慢了解,从了解到后来产生兴趣和爱好,是一步步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国内很多老专家也都是这样,当初他们做这个专业的时候可能也很年轻,也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慢慢的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这批老专家可以说是我们国内核医学的开创者。

图片

张永学教授主编的本科生、八年制、研究生规划教材第一版

2 奋斗青春

成长奋斗历程中的趣事;学科发展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要回忆我在成长中的一些趣事,因为年代太久了,事情也太多,一下觉得不是那么很好讲,但是我想可能有一些自己的体会,还是值得去回忆。

自制实用工具。七八十年代条件远没有现在好,我来到协和医院同位素室也一样,只有两个人,注射、给药、搬运铅罐什么事都要做,医技不分,做什么事情都很困难,连铅砖和设备配件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现在想想非常有趣。因为没有地方买铅砖,我们买来铅皮,自己在院子里挖个坑生个炉子,把铅皮放在锅里面烧化了以后,放入自己做的模型,我们就这样做了很多铅砖。甲功仪的探头支架也没有现成的,我们买了一个探头,在附近的加工厂做了一个支架,把探头固定起来。那时候探头不能升降,靠旋转椅升降解决病人高矮问题。为了方便患者就诊,我们也自创了很多实用的小工具。那个年代没有很好的办法诊断甲亢和甲减,就依靠基础代谢率高不高,准确性很差,自从同位素室开展甲状腺吸碘率后就成为当时唯一客观准确评价甲状腺功能的方法,是我们工作量最大的业务。当时每次做检查的时候,都有100多病人来自各地,非常拥挤,怎么办呢?我们就准备了一套纸牌,从1号编到100多号,患者来了就发个牌子,先是排队给药,然后凭牌子测2小时、6小时、24小时吸碘率,这样大大改善了拥挤的程度、降低了差错的可能。

人才队伍建设。随着临床业务的不断增长,人才不足一直是制约学科发展的一大问题。我为此千方百计扩充学科人才队伍,80年代相继引进了熊洁医生和曹国祥医生,他们都是本科应届生。后来叶维新教授的研究生安锐硕士毕业,非常优秀,本计划留在同济医院。我为了引进人才,多方努力把安锐留在了协和。那个时候的科室虽然规模很小,总共不到10个人,但大家很团结,氛围很好,每个春天都要去春游,逢年过节大家都要一起聚餐,过去很少去餐馆,大多数时间聚餐都是在某个同事家里或者在科室自己做,慢慢条件好些才去餐馆吃饭,是特别值得回忆的。

图片

张教授与科室医师一起读片

第一台SPECT的故事。硬件条件建设也遇到过很大的困难。核医学显像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医院都只有老三样:一个扫描机、一台肾图仪、一个甲功仪,后来有了放免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条件有所改善,很多单位都有了伽马照相机,条件好的引进了SPECT,但我们仍然用传统的老三样去做临床工作,感觉已经远远落后了,所以特别着急。但那时一台SPECT要30多万美金,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我们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钱,应该是医院最贵的设备,所以想买这样一个设备是非常困难的,医院领导也一直下不了决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了很多调研,详细了解了SPECT的运行配置情况。1991年我跟医院正式写报告,还附带了一个保证书,如果我们没有用好SPECT,临床业务不如预期,那就每个月扣我的工资赔付。医院经过充分讨论后支持了我们的配置申请,1992年医院正式签订购买合同,进行ECT机房建设,第一台ECT很快投入使用。事实证明SPECT确实得到了临床的认可,为我们向现代化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契机。后来过了很长时间,财务处处长还会打趣跟我说:“您还有一份保证书在我们财务处”。

图片

武汉协和医院第一台SPECT

PET中心的故事。2000年后,PET/CT的引进又面临资金、场地、证照等各方面不小的困难。幸运的是,当时恰逢同济医科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合并,新任的校长樊明武教授是来自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的院长,是做回旋加速器专业的工程院院士。所以我就和安锐教授一起主动地找到樊校长,向校长汇报核医学现状,那时最先进的核医学设备PET/CT,希望校长支持我们建立PET中心。樊校长和医院王院长听了我的汇报后非常支持,很快就立项,还在学校成立了建设筹备专班,2002年亲自陪我去北京卫生部申请指标答辩,并顺利拿到了指标,从协和医院、同济医院和大学三方面筹集了5000万元建设资金,樊校长亲自抓PET中心建设,还指派校长助理张晋老师负责协调,樊校长夫人余老师也是从事回旋加速器专业,她每天都在建设工地督促,全身心投入PET中心建设,有校长的大力支持,不到一年时间PET中心大楼就建成,引进一台美国GE公司的PET/CT和一台Minitrace回旋加速器,另外樊校长和余老师还购买GE公司散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自己又组装了一台MiniTrace,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2台回旋加速器的PET中心,2003年10月当时中国最大的PET中心举行盛大的开业典礼,成为华中地区第一个PET中心,省、市领导和相关媒体参加开业典礼,我也成为华中科技大学PET中心第一任主任,这也是我们湖北核医学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后来协和医院又陆续购置了第二台、第三台PET/CT,以及中南地区首台PET/MR,为学科的发展打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所以我们做事业,一定要有决心,一定要为事业创造条件,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领导看到你有这么大的决心,也一定会支持你,相信你一定会为科室、为医院的发展去努力工作。

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PET中心落成

回顾自己50年的职业生涯和走过的路,留下了许多遗憾,也有许多觉得自豪和欣慰的事情。要说遗憾的事情是在事业上虽然取得了一点小小成绩,但是高度还不够,自己虽然从1994年遴选为硕士导师,1998年遴选为博士导师,但是自己却没有研究生学习经历,是一个没有正规文凭的专家,此外,在事业上也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国家级成果奖励终究成为一场梦。如果要说值得自豪和欣慰的事情是在最后20多年了,培养一批学术骨干,为中国核医学培养了80多位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博士30多人,博士后2人,他们中许多都已成为我国核医学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栋梁之才。当我在主任离任的时候,科室仍然有非常优秀的接班人和一支年轻有为的优秀学科团队,科室能够持续发展,感觉到自己一辈子辛勤的奋斗总算没有白干。我要感谢我们武汉协和医院及各届领导,感谢我的同事们和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也没有我的今天。最后还要特别感谢国内核医学届的一大批核医学同仁朋友们,包括许多老前辈、同龄人和核医学的后起之秀,是他们陪伴我走过了大半生,他们亲如兄弟姐妹,给予我帮助、关怀和快乐,我晚年的朋友几乎都是核医学同仁们!

3点赞未来

核医学临床与基础科研的关系,年轻人如何权衡临床和基础科研?

临床和科研的作用。临床和科研对学科的发展都很重要。临床是直接为病人服务,解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问题,解决病人痛苦。而科研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动力,没有科研一个学科就不会长久发展,就跟不上世界发展的形势。为什么早期中国核医学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而现在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那就是我们在奋发进取,不断创新、探索与研究、开发与转化新的诊疗技术。过去是别人的技术我们拿来用,现在有些技术是我们自己建立的,甚至可能推广到国外去,这就是科研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基础科研与成果转化研究就没有现在一些新探针,我们难以提高PET对一些特殊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近年来,在美国、欧洲核医学年会上,中国的投稿都是名列前茅,中国的SCI论文在世界也排名靠前,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都离不开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果。任何好的技术,没有新的发展就会被淘汰,因为其他方法、其他学科、其他技术都在迅速发展。一个学科只有有了科研才能不断向前推进,才不会衰败,人才队伍也才能得到锻炼和成长,所以大家要特别重视科研。

科研怎么做?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去做多少基础研究。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讲,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如果你的基础很好,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学得很好,可以把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结合起来去做,可以考虑把核医学的优势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开发一些新的东西,包括仪器的研发、将化学知识和标记技术联系在一起开发新的分子探针,为一些少见的特殊疾病提供好的诊断工具,探索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诊疗新技术;做一些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础研究做得好的话,还可以临床转化。假如说你只适合做临床,去做临床科研也很重要,要在日常工作、临床实践中不断收集临床信息、总结临床数据,探索核医学诊疗技术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善于总结一些好病例,收集到一定量以后,去找规律,去分析,总结它的价值、优点和不足,这是不断提高自己临床诊疗水平的路径。所以如果你临床不做科研,临床水平就提不高;基础方面不做科研,整个学科都不能发展。年轻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自己的研究道路。

怎么权衡临床和科研?做临床科研不会额外耽误时间,善于收集和总结信息就好,每天上班的时候带个笔记本,边写报告完成临床任务,看到有意义的病例就记录下来,并定期随访总结,所以有科研意识的临床医生会不断做笔记和总结。

基础科研怎么去做,怎么去平衡时间?有条件做基础研究的年轻医生,平时应该关注遇到临床问题是什么,包括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疗效评估遇到的难题等多个方面,现有的手段不能解决,你就要去找答案和解决办法。下班后应该查一查国内外文献,带着问题去检索资料和学习,去设计课题。所以做基础科研不可能上班的时间去查文献,一定要注意发现问题。做科研的人可以说一辈子没有不看书的时间,没有不学习的时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退休以后还要学习。

我自己除了唱歌,没有其他爱好,我基本上是晚上7:00以后下班,半个小时吃饭,饭后7:30-8:30一个小时就唱唱歌,解除一天的疲惫,忘记所有的烦恼,还可以锻炼肺功能;8:30-11:30这么长的时间干什么用?偶尔看看电视,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自己去看看书、写写文章、审稿、帮别人看课题,做学术上的事情,审稿、评课题都是学习别人先进的经验;我还会花很多时间去看文献,拿关键词去搜索,有意义的文献就下载下来,分类保存在电脑文件夹里,到一定量以后,觉得这个主题大家都关注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写综述,我指导了10多位三年级影像专业本科生写综述发表;我还会将感兴趣而且大家都很关注的主题做成PPT,传播国内外核医学发展的新进展;结合我们面临的临床问题去做专题报告,也是传播新知识,让大家关注这个领域,可以针对性开展研究。现在我到各个地方各个会议去讲课,很少讲完全相同的内容,我基本上都会讲新的东西,这样一些过程都是很好的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方法。

核医学人要拓宽知识面。核医学人不要把自己专业范围限制太小,不要专注只做PET、只做ECT、只做治疗。这么小一个学科,应该把知识面扩展得更宽一些,无论从技术到临床,从仪器到药,各个方面你都应该知道。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就要不断去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同行和临床医生更好的沟通交流,才能更好的向临床推广核医学的项目。这么多年,体外分析、核素治疗、PET、ECT、分子影像、诊疗一体化、科研课题立项与申请、学科建设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核医学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我都讲过课,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我也都讲。所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任何时候,只要有机会就要去学习,丰富自己的生活,要把学习当成一个业余爱好,去看一些新的东西产生兴趣点,而且还要有激情,要把它综合起来写成文章、做成PPT或者设计成项目深入研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文学修养,写出来的文章和学术论文让人看了有吸引力,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按照这样去做,才有可能在将来成为领域的栋梁。

图片

青委与访谈专家合影

【本期责任青委】覃春霞,医学博士,师从张永学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核医学科副主任、核医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