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纪要
第四期“Aβ-PET临床实战训练营”在北京圆满落幕
2024-10-23 12:00 浏览次数:

2024年10月19日,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神经影像学组协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提供学术支持的第四期“Aβ-PET临床实战训练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训练营是北京天坛医院“神经核医学分子影像教育培训平台”系列学术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神经影像学组“神经核医学分子影像教育培训平台”系列学术活动的第四场,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阿尔茨海默病(AD)分子影像诊断水平,推动核医学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

此次训练营吸引了来自全国45家医院的70位核医学及神经内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医务骨干,大家齐聚一堂,进行了一整天紧凑而充实的学术培训与交流。

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神经影像学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艾林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汪静教授和常委兼神经影像学组组长徐浩教授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本次训练营的美好祝愿。

汪静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以仑卡奈单抗为代表的疾病修饰治疗逐渐进入临床,AD诊疗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Aβ-PET作为AD诊断的重要工具,已成为临床决策中的关键一环。这对核医学科的分子影像诊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特别提到,天坛医院核医学科作为此次训练营的支持单位,承担了我国北方地区大量神经疾病的分子影像诊断工作,经验丰富,能为参会学员提供具有实战价值的专业指导。徐浩教授则强调了“Aβ-PET临床实战训练营”系列学术活动的目的在于推动核医学技术更广泛、更快速、更高质量地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并鼓励参会学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前沿与规范:理论学习与最新进展

此次训练营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主题为“前沿·规范”,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卫方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范岩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崔瑞雪教授共同主持。

    

会议伊始,北京天坛医院张巍教授从临床视角分享了AD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AAIC 2024大会关于诊断和分期标准的更新、治疗药物的突破、分子影像和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成果。随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常燕医生详细阐述了Amyloid PET在AD精准诊断中的应用。华山医院左传涛教授则重点介绍了Tau PET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价值和应用,进一步强调了核医学科在AD早期诊断中的关键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闫少珍教授则通过Amyloid PET报告解读及疑难病例分享,从专家共识和临床案例分析两个维度,带领参会人员深入解析了Amyloid PET报告解读的关键要点。艾林教授在其讲题“Amyloid PET半定量分析”中指出,随着有效AD治疗药物的出现,准确量化Aβ负荷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Centiloid方法在纵向评估、治疗终点决策、临床试验纳入、治疗干预时间点优化及剂量选择阈值确定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的吴泽辉教授分享了我国AD PET新型示踪剂研究现状及进展,从科研角度探讨了Aβ、Tau、小胶质细胞示踪剂的生化特征及最新研究成果。随后,北京天坛医院的乔真教授则从临床应用角度分享了国内AD PET临床应用及临床试验研究现状,进一步展示了国内在AD分子影像领域的最新进展。

   

创新与实战:读片训练与实战演练

下半场主题为“读片·实战”,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蔡莉教授、盛京医院辛军教授和武汉协和医院孙逊教授共同主持。

    

常燕医生首先带来了Amyloid PET检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讲题,强调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核医学影像准确性的重要性。随后,乔真教授带领学员复习了Aβ-PET阅片方法和要点,为实战阅片环节做好充分准备。接着,带教团队带领学员对35个精选的Aβ-PET图像进行现场阅片和讨论。在自由阅片环节结束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宋天彬教授和上海仁济医院的张晨鹏教授对本次训练营精选的疑难病例进行了深入复盘,两位青年专家分享了他们对Aβ-PET影像分析的专业见解和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并在答疑与讨论环节与学员们进行了积极互动。

       

秋意浓,医心暖。

此次“Aβ-PET临床实战训练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理论学习与实战操作并重,得到了参会学员的一致好评。通过一整天的紧凑课程,学员们不仅在理论层面加深了对Aβ-PET的理解,更通过实战阅片提升了实际操作技能。

未来,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期待更多医务工作者掌握并应用这些先进的分子影像技术,为我国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贡献力量,推动我国神经科学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供稿:乔真

审阅:艾林、徐浩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