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PET与肿瘤分会场纪实
2023-09-27 20:44 浏览次数: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于2023年9月21-23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召开,以“聚焦精准 拓展创新”为主题,会议规模盛况空前,参会代表2000余人,创下核医学会议历史新高。PET与肿瘤分会场作为17个分会场之一,交流时间1.5天,内容包括特邀报告、专家示范读片、全国PET/CT读片竞赛、专题报告、论文交流、专家点评与讨论、学组工作会议等。

特邀报告环节由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杨波处长作报告。杨波处长介绍了国家医用同位素产业联盟组成、使命和愿景,推动医用同位素生产专用堆等重大项目落地,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回旋加速器应用与示范推广,支持“卡脖子”技术攻关及应用,提供一条龙全方位服务,推进核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图片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杨波处长

专家示范读片环节由李雪娜教授与康飞教授主持。本环节邀请了南方医科大学吴湖炳教授及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梁英魁教授。活动以别出心裁的视频短片开场,向观众生动介绍了主讲嘉宾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多彩的生活点滴。两位主讲专家分别以马尔尼非篮状菌感染和POEMS综合征两类疾病为线索,通过对病史体征、全身影像、局部细节层层剥茧的深入分析,全面演示了PET/CT疑难疾病诊断中的分析思路,体现出核医学全身影像在疑难疾病诊疗中的独特优势,增强了广大青年医师临床诊断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全国PET/CT读片竞赛环节武汉协和医院张晓和北京协和医院朱文佳医生主持,邀请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汪静教授、候任主任委员石洪成教授、中国医科大学李亚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李方教授、武汉协和医院张永学教授、《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丁虹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浩教授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武志芳教授担任竞赛评委。参赛选手经过为期2个多月的多轮预选,组成了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西北五支战队。最终华东战队获得第一名、华北、东北两支战队获得第二名,中南、西南西北两支战队获得第三名。同时,本次竞赛还设有观众互动抢答环节,全场观众积极响应、现场气氛热情高涨,会场爆满、座无虚席。

图片

五大战队选手准备充分、赛场竞争激烈

图片

现场评委及观众反应热烈,会场爆满座无虚席

图片

比赛合影

专题报告环节聚焦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霍力教授专题报告《对拓展PET/MR临床应用领域的思考与实践》指出,PET/MR是PET临床应用广度的发展,可以利用MR的优势来为PET服务,更好的解决临床问题。以病种为中心,核医学就有机会与各自单位的优势临床病种、优势学科一起发展。赵新明教授讲授PET/CT影像组学的应用,是PET临床应用深度的不断发展。其团队在PET影像组学预测肺癌病理亚型、EGFR突变、PD-L1表达和预测生存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刘昭飞教授作《T细胞PET显像在肿瘤免疫治疗及放疗中的应用前景》报告,系统介绍了目前国际前沿肿瘤免疫疗效PET显像评价的各种方法和探针应用情况,指出其优势和局限性,并重点介绍了CD8+T细胞PET显像从肿瘤微环境等方面在疗效监测与评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朱小华教授《前列腺癌PSMA PET/CT显像的临床探索和体会》全面介绍了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分期、生化复发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通过国际多中心研究结果和相关系列国际指南推荐系统阐述了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病人全程管理中的作用。

本次论文交流环节的论文是从投稿的503篇中,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36篇。多个新型探针实现了临床转化应用,如陈皓鋆医生68Ga-FAP-2286新型探针在多种实体瘤中的应用被遴选为2022年会首篇口头交流论文,该研究成果发表于J Nuclear Medicine 2023,64(3),作为封面图像以及当月专题文章予以推荐。18F-FBY在胶质瘤、18F-DMPY2在黑色素瘤、89Zr-KN035在PD-L1阳性肿瘤患者中的首次临床研究,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实属难能可贵。新型SSTR2拮抗剂68Ga-NOTAGA-JR11定位更多NTNs病灶,CXCR4靶向显像68Ga-pentixafor PET/CT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分型诊断。223Ra在双探针PET/CT精准治疗了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实现广义上诊疗一体化。有多家单位在PET/MR临床应用领域进行了探索,如淋巴瘤骨髓浸润、双探针多参数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诊断、定位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原发灶、系统性淀粉样变全身评估等。FAPI肿瘤显像是本次年会口头报告交流的另一个热点。章泽宇医生对FAPI与FDG PET在胆道恶性肿瘤中诊断效能进行了头对头的对比性分析,结果表明FAPI显像在原发灶和淋巴结病灶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探测率,摄取值高于FDG,目前相关文献较多,但缺乏大样本的对比研究,对治疗决策的影响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丁浩源医生总结了FAPI和FDG在鼻咽癌分期中的前瞻性研究,对T分期FAPI更利于识别颅底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有利于靶区的勾画;但对于N分期,FAPI摄取值大部分低于FDG,有一定的假阴性,但特异性高于FDG,尤其是对于炎性反应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对于M分期灵敏度则更高。胡信颖医生将18F-FAPI-04 PET/CT显像用于预测食道鳞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发现治疗前FAPI摄取定量参数能有效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除肿瘤显像外,侯鹏和杨乔医生分别报道了FAPI在大血管炎和Erdheim-Chester病中的应用。AI技术及影像组学研究4篇:李笑然医生组外验证18F-FDG PET/MR多模态影像组学预测子宫内膜癌脉管侵犯。阳依宏医生基于18F-PSMA PET/MR影像组学预测前列腺癌Gleason分期,周夜夜医生利用18F-FDG PET/CT组学来评估CAT-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型弥漫大B淋巴瘤的预后,创新性和临床使用价值都很强。蒋冲医生利用18F-FDG PET/CT组学预测弥漫大B淋巴瘤的预后,本研究样本量大,对10种机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2种优势较为明显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显像技术方面的探索研究:长轴PET/CT超低剂量、单时间点延迟显像以及常规PET 18F-FCH不同时间显像诊断甲状旁腺亢进症、模拟和数字PET/CT诊断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等。以混合SUV阈值法对不同部位的IV期NET阳性病灶进行分割,发现PET体积负荷能有效预测预后,充分考虑了不同部位病灶的摄取异质性。他们将问题聚焦于药物的剂量、显像的条件、数据处理的方法,影响因素的分析等等,通过合理的研究路线和方法,得到较可靠的结论,对临床实际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点评与讨论环节中,主持人及点评专家对每一个专题报告及口头交流论文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对研究的不足也提出中肯的建议。

图片

点评与讨论

在学组工作会议环节,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委汪静教授积极呼吁和推动国内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PET学组工作会议上赵军组长介绍了PET学组工作计划;何勇教授与陈皓鋆教授分别分享了其团队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经验;丁洁博士简要介绍了脑淋巴瘤PET/MR多中心临床研究初步方案。共有42位学组委员及秘书参加了本次学组工作会议。

核医学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PET/CT经过20多年的发展,设备灵敏度和分辨率、采集速度和图像质量均有了大幅度提升,已经获得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常见肿瘤诊疗规范的重要影像技术之一,疑难疾病MDT会诊不可或缺的诊断信息。PET/MR国内临床应用也已有10余年,积累了成熟的临床经验,已逐渐获得临床的认可。PET/CT及PET/MR、回旋加速器实现国产化,将助力核医学高质量快速发展。

图片

PET学组合影

撰稿:PET学组、肿瘤学组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