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3年集中受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今年集中受理期共有84个项目获得立项,领跑全国专科医院。我科喜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和质量是科室基础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也充分反映出科室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科在医院和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谨此,对我科获得资助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表示热烈的祝贺!
获批基金项目:
1、王明伟,面上项目 No.12375340: 高性能体内生物正交放射性标记新策略及其肿瘤预靶向核素诊疗一体化
2、孙筠,面上项目 No.22377014: 电离辐射驱动的异金属间电荷转移型放疗增敏剂的构建及其肿瘤代谢重编程效应研究
3、刘成,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No.82302241: 68Ga-DOTA-Palbociclib用于监测CDK4/6抑制剂逆转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耐药研究
4、张艾米,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No.82302239: 钇90碳酸钙微球用于肝癌放射栓塞治疗的实验研究
基金获得者简介
Wang Mingwei
王明伟
王明伟,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8-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David Geffen医学院分子与医学药理学系Crump分子影像研究所博士后;任中国核学会放射性药物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放射性药物学组委员、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核医学专科分会放射性药物与技术学组委员、《肿瘤影像学》杂志常务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中英文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6项授权专利。
Sun Yun
孙筠
孙筠博士,副研究员,研发中心PI,中心实验室和样本库负责人,核医学科药师,上海市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秘书,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癌转移机制及原创生物药研发”团队成员,复旦大学《分子影像学》课程讲师团成员。工作主要围绕肿瘤精准放射治疗,聚焦肿瘤代谢组学、分子影像探针和放射动力学药物研究,部分成果临床应用。近十年获得国自然、上海原创探索、启明星等10余项项目资助,参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85篇,总引用9656次,申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18项,参编质子重离子放疗国家重点学科教材。
Liu Cheng
刘成
刘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治医师,2019年获得复旦大学医学硕士学位,目前复旦大学在读博士,师从宋少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分子影像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入选2020年上海市扬帆人才计划。
Zhang Aimi
张艾米
张艾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规培基地医师,2021年6月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放射性碳酸钙微球用于肝癌放疗栓塞的研究,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
核医学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是上海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IV类证书,科室已临床转化30多种新型分子影像探针。多种分子影像探针临床转化,在肿瘤精准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活体内靶点表达的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复旦肿瘤的特色品牌之一。近年来,科室人才队伍建设日益提升,一批获得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市「扬帆计划」及「雏鹰计划」等中青年医学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科室获得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2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1000万元;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JNM、EJNMMI、Theranostic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ACS Nano等国际权威期刊,申请专利10项,成功商业转化专利1项。科室的学科地位不断提升,一直获得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