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顺利取得《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四类证)》,成为川东北首家取得该证的医疗单位。这标志着医院在放射性药物研发和临床转化应用方面进入国家级方阵,为医院核医学科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合成热室
《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是医疗单位使用放射性药物必须配备的证件,其中四类证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的放射性药物许可证,可以自主研发、制备、使用新的放射性制剂,将为肿瘤患者的精准诊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强大支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自1974年建立以来,持续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和技术力量的培养,努力提升科研及临床诊疗水平,在精准诊治、功能显像、核素治疗方面务实推进,逐步成长为省内规模成熟、技术全面、业务精湛的一支优秀团队。
回旋加速器主机
科室配备了西南片区第一台可制备金属核素固体靶的医用回旋加速器(可生产11C、13N、18F、64Cu、68Ga、89Zr等6种核素),值得一提的是64Cu核素靶,30μA质子束的轰击可获得250mCi左右的64Cu,经放射化学分离纯化后可获得230mCi以上的高比活度64Cu,定容于3.7MBq/μL 的0.1M盐酸,核纯度大于99.9%,溶液中其他杂质成分远小于行业标准。89Zr核素靶单次轰击也可获得20mCi以上的89Zr。68Ga核素靶轰击30min,即可获得250mCi以上的68Ga。同时拥有国际国内高端设备,包括:PET/CT、SPECT/CT、小动物micro PET/CT、合成热室、正电子药物合成模块,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薄层色谱仪(TLC)、质谱仪(ICP-MS)、高纯锗(HPGe)伽马能谱仪、伽马计数器、气相色谱仪(GC)等先进设备。
高纯锗(HPGe)伽马能谱仪
质谱仪(ICP-MS)
气相色谱仪(GC)
气相色谱仪(GC)
科室重视工作系统化、质控同质化,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科室注重人才培养,先后派遣多人次参加相关技能培训,从业人员均取得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颁发的结业证书、核医学物理师证、核医学化学师证等相关技能证书,专业技术力量过硬。在开拓进取的同时,柔性引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志教授,积极开展新技术,提升临床科研综合能力。
小动物micro PET/CT
另一方面,核医学科依托医学影像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立分子影像平台,配备小动物micro PET/CT,建成放射性药物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相关专业、肿瘤相关专业、神经系统相关专业等,积极开展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发和转化应用,具备了高水平的分子影像技术应用和转化能力,精准诊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安全、更准确、更快速的精准诊断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