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下午,挂靠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成功举办了首届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医学分子探针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谭鸣教授、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主席赵晋华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首任主委徐文贵教授、前任主委樊卫教授、现任主委杨辉教授先后为大会致辞,希望核医学借助诊疗一体化以及当前创新发展的东风,推动核医学的快速发展。共享学术盛宴,齐谱抗癌华章。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钦伦秀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心的陈洁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霍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辉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赵新明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杨辉教授、北京大学刘志博教授分别以《分子显像助力精准肿瘤外科发展》、《神经内分泌肿瘤异质性与治疗决策选择》、《生长抑素受体拮抗剂类分子探针的临床转化研究与实践》、《精准核医,诊疗一体》、《靶向PSMA诊疗一体化:应用与进展》、《诊疗一体化在物理靶向核素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放射性药物与放疗激活药物》为题作专题报告。
天津市肿瘤医院徐文贵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樊卫教授、上海长海医院左长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尹雅芙教授、上海市东方医院赵军教授以及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陈仰纯教授分别主持各环节学术报告。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鹿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林晓珠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刘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楼菁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周翔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刘永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彭琛教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周俊教授、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陈仰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马玉波教授以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章斌教授对学术会议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首届年会的成功召开是上海市肿瘤核医学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次年会专家学者就核医学分子探针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及临床转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这对于推动肿瘤核医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既聚焦分子影像新技术,紧跟当前诊疗的新观念和新进展,又贴近临床,为业界同道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与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核医学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是上海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IV类证书,科室已率先临床转化30多种新型分子影像探针。多种分子影像探针临床转化,在肿瘤精准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活体内靶点表达的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复旦肿瘤的特色品牌之一。近年来,科室人才队伍建设日益提升,一批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市「扬帆计划」及「雏鹰计划」等中青年医学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科室获得国家级课题19项,省部级课题13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2000万元;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JNM、EJNMMI、Theranostic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ACS Nano等国际权威期刊,申请专利15项,成功商业转化专利1项。科室的学科地位不断提升,一直获得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以上获奖是对我院核医学科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激励团队不忘初心、踔厉奋进,为我国核医学事业的创新发展而努力奋斗!
编辑:戚鸣
审核:宋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