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核医学科 张毓艺 张连娜 杨芳
病史及检查目的:
患者男性13岁,主因“左小腿皮肤反复破溃流脓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处肿痛伴发热,1周后于左小腿中段胫骨前方出现蚕豆大小肿胀包块,质软,伴局部压痛及皮温升高,2天后包块破溃,流出血红色脓液,随后行抗炎治疗,期间左小腿其他部位仍有脓肿出现,后破溃流出灰色脓液,共治疗1月后创面愈合。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后左小腿再次出现黄豆大小包块(与一年前病灶位置相同),局部轻度压痛,皮肤无发红,皮温正常,随后包块破溃,流红色水样液体。实验室检查:WBC 6.41×109/L(参考值3.5-9.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39.6%↓(50-70%);淋巴细胞比例50.4%↑(20-40%);ESR:3mm/h (参考值:0-15mm/h);CRP:2.35mg/L(参考值<8mg/L)。为明确有无感染并了解感染累及范围行双小腿18F-FDG PET/CT局部代谢显像(图1-图5)。
图1 A:双小腿PET MIP图;B:AW VR 3D重建图正位;C:AW VR 3D重建图侧位(箭头示左小腿中上段胫骨前皮下软组织感染灶)
图2 左小腿中上段胫骨前皮下FDG代谢增高灶
图3 左胫骨中段软组织高代谢灶邻近骨皮质增厚伴层状骨膜反应,未见明显代谢活性
图4 左胫骨中段外侧胫骨后肌代谢活性增高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