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继续教育>病例报告
(086)脑及躯干部结核PET/CT
2018-07-23 09:30 浏览次数:

作者:北京天坛医院核医学科 乔真 赵晓斌 艾林


病史及检查目的:

患者女性,35岁,2月前出现味觉丧失、右眼复视、眼裂变窄,不伴发热。头部 MRI 平扫+增强(图1)示:小脑上蚓部、中脑后部、左颞叶、右侧丘脑、右顶叶可见结节状、团块状稍长T1长T2信号影,局部周围可见片状水肿信号影,DWI序列未见弥散受限,增强扫描示小脑上蚓部、中脑后部、双额颞顶叶、右侧丘脑、右顶叶、左枕叶、右侧基底节可见多发结节状、团块状强化。考虑:1.感染性病变;2.转移瘤。既往史及个人史:幼时曾患肝炎,否认手术史、结核病史及接触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18F-FDG PET/CT。


图1.

 

检查所见:

左侧颞叶外侧裂、小脑上蚓部、中脑后部偏左可见多发小结节状及条状FDG摄取增高灶,SUVmax为6.5-9.0,其中CT见小脑上蚓部、中脑后部偏左密度减低(图2);PET/MR异机融合图显示,MR增强扫描所示小脑上蚓部、中脑后部、右后叶、左前颞叶多发结节状、团块状强化影略有放射性摄取(图3);余大脑皮层、皮层下核团、小脑和其余部位未见明确放射性分布异常。

双肺多发粟粒样微小结节及斑片影,上肺为著,其中部分可见FDG摄取,SUVmax分布于1.1-3.0(图4)。纵隔(4R、5)及左肺门数个FDG摄取增高的淋巴结,SUVmax为2.1-4.2,短径分布于0.5-0.7cm,部分淋巴结内可见高密度影(图5)。

左肾上腺外侧支局限性FDG摄取增高灶,SUVmax为6.0,CT见局部呈结节样增粗,范围为1.2×1.5cm(图6)。

骶前偏右侧宽条状软组织密度影,范围为2.4×1.1×4.2cm,呈环形不均匀放射性摄取, SUVmax为1.1-4.3(图7)。L5及S1椎体可见不均匀放射性摄取,SUVmax为6.6-10.3,累及L5、S1椎体相对缘及间盘,CT见多发混合性骨质破坏(图8)。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检查意见:

全身多发FDG代谢增高灶,累及脑、双肺、纵隔和左肺门淋巴结及骨,考虑感染性病变(结核)可能性大,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并随诊除外恶性病变。左肾上腺外侧支结节样增粗伴代谢增高,不除外为与上述病变同源。

 

最终诊断与随访:

患者随后在结核病医院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核,抗结核治疗后痊愈。

 

病例相关知识及解析:

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但主要累及呼吸系统,累及脑的结核并不多见。脑结核表现通常分为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瘤。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增生性脑膜炎,脑脊膜变为浑浊肥厚,以脑基底池和鞍上池为著;结核瘤常在脑表浅部位,结核球为黄色结节状,质地较硬,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及钙化,结核瘤周围明显水肿。18F-FDG PET/CT显示活动性结核多表现为高摄取,抗结核治疗后摄取程度减低,因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

本例患者为年轻女性,病史2个月,主要表现为“味觉丧失、右眼复视、眼裂变窄”等颅神经受累的症状。MRI提示“脑内多发异常信号伴强化,无弥散受限”,CT提示“等、稍高及低密度”,PET“部分葡萄糖代谢略高”,提示“感染或转移瘤”。但体部检查该患者无明显肿瘤征象,因此转移的机会不大。结合肺微结节及斑片影,摄取增高;骨质破坏伴椎间盘、椎旁软组织受累,应首先考虑结核感染。

就脑的征象而言尚需要与其他一些感染鉴别,与脑囊虫、脑脓肿和霉菌感染鉴别。脑脓肿的征象与病程演变有关,多见的是环形的摄取增高灶,囊壁摄取程度可以与灰质相当,囊内容物多摄取很低或无摄取,细致观察周围的脑回摄取会略增高,MR的DWI成像囊内容物弥散受限明显,可作为诊断较有把握的征象。脑实质型的囊虫CT上多能看到密度略高的头节,囊外壁光滑,摄取程度略高于白质而明显低于灰质,有时可形成大囊,内部常可见分隔,隔膜摄取略高于白质。霉菌主要病原为念珠菌、曲霉菌和隐球菌等,累及脑实质的霉菌引起肉芽肿、脑脓肿、脑膜炎等,肉芽肿型为沿血管周围间隙伸入实质内条块状的摄取增高灶,程度可以与灰质相当。上述感染性疾病常需要结合血清及脑脊液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小结:

结核是一种可导致全身多部位受累的感染性疾病,以肺受累最常见,当累及肺外,特别是遇到以出现肺外表现首诊的患者,往往不易做出诊断,PET/CT可通过大视野成像观察有无其他部位的受累,如辨识度相对较高的肺部受累或具有一定特征的骨骼受累,来寻找诊断线索,进而最终明确诊断。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