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外学术交流>地方性学术交流>会议纪要
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7学术年会圆满召开
2018-05-03 10:37 浏览次数:

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2017学术年会圆满召开

 

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7年学术年会于20171223日召开,来自全国的十多位专家和150余位医学影像学同仁挤满了协和医院PET中心三楼学术报告厅。

 

会议由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永学教授主持,赵世华教授、科研处马鸣处长和汪静教授分别代表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核医学致辞,对重点实验室的前期建设和工作成果予以肯定,并对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在特邀报告环节,中科院化学所高明远教授做了题为多功能探针与活体应用的学术报告。高教授用生动的语言分别从微小肿瘤的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纳米粒的代谢途径等方面介绍了他所领导的课题组在纳米制剂应用于分子影像诊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高教授还着重介绍了智能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和pH响应没食子酸铁配位化合物在微小肿瘤诊断与光声成像方便的应用,并指出它们具备很高的临床转化前景,提出“铁器时代”到来,引起了在场全体听众的极大兴趣和热烈互动。在互动环节,赵世华教授、张永学教授就纳米的临床转化前景与高教授展开了精彩的交流。郑教授参与讨论并指出纳米医学不光是走入铁器时代,更走进了磁器时代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郑元义教授针对传统超声微泡造影剂受尺寸限制仅能在血管内显影的问题做了“相变型材料在超声诊疗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郑教授利用基于液气相变的超声分子探针制备技术,为解决这一矛盾体找到了突破口。激发前,分子探针为液态,粒径一般在200nm以下,具备良好的血管穿透能力。激发后,转变为气态,粒径增大,声反射能力显著增强,可以实现血管外组织间隙的超声分子成像。液气相变的触发模式有机械力触发、温度触发及超声、微波、射频、激光、远红外线、磁场等触发方式,因此常可与HIFU、射频消融、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及磁热治疗等相结合,在超声成像的同时,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基于液气相变的超声分子成像技术,不仅可以了解微观信息,也可以实现药物或基因的高效递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中心赵世华教授发表《心血管磁共振临床应用与进展》的报告。赵世华教授主要从事心血管病影像学诊断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被誉为国内国际集心血管影像诊断介入治疗于一身的两栖专家。赵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常规的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包括解剖成像、功能电影成像及对比剂延迟强化)以外,涌现的许多新的CMR诊断技术,如定量成像技术及非对比剂增强CMR。前者包括弛豫特性定量(T1T2mapping)、血流定量(4D flow)及弥散张量成像(DTI)等;后者包括非对比剂增强全心磁共振冠脉成像及血氧水平依赖的CMR等。最后赵教授介绍其团队把基于临床应用的基础性研究和基于数据库构成为核心的临床研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领团队建立的基础-影像-临床三结合科研模式。赵教授同时指出分子影像应该与各学科有机结合,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将分子影像做大做强。

西京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汪静教授以天然核素-光学双模态成像应用及研究进展为题系统的介绍了切伦科夫光学成像的原理与发展,并展示了其团队在这一领域所做出的最新研究成果。汪教授在纳米粒子的切伦科夫光增强效应、利用核素激发量子点进行下转化发光提高切伦科夫光穿透深度、利用切伦科夫光成像进行术中导航等研究方向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杨祥良教授、赵世华教授等与汪教授就切伦科夫光的量子产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子影像中心主任郜发宝作题为《心脏磁共振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其团队在弥漫性心肌纤维化方面所做的出色工作。弥漫性心肌病的磁共振评价一直是影像学的难点。郜发宝教授团队在传统T1mappingT2mapping的基础上,开创性的提出利用T1pMapping序列无创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同时该团队在2型糖尿病恒河猴模型上的研究表明心脏磁共振可无创评价2型糖尿病恒河猴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化发生于糖尿病心肌病早期阶段。该研究对临床干预或延缓糖尿病心肌病心衰发展用药时机选择具有指导价值,同时也提示心脏磁共振对于糖尿病心肌病早期诊断、疾病分级、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郜发宝教授多团队合作对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学术研究已经获得国际的认可,该研究也为促进分子影像中心在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的转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下午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郑传胜教授、谢明星教授和兰晓莉教授分别从研究室团队构成、研究生培养、近五年来承担研究项目与科研经费情况以及获得的科研奖励等、研究方向与近期科研进展等多个方面对所负责的重点实验室放射与介入分子影像研究室、超声分子影像研究室和核医学分子影像研究室的情况对参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汇报。

学术年会的最后,由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永学教授做会议总结,并提议集合重点实验室三个研究室的力量,联合相关临床科室,集中解决临床中所遇到的某一个重点问题,做出品牌化、有影响力的成果。该提议得到了三研究室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希望能够共同努力,携手促进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发展。

 

 

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017-12-26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