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湖北】2018年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年会圆满成功
2018-12-17 09:22 浏览次数:

会议现场

2018年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年会圆满成功


江汉楚水多旖旎,

荆楚协和誉九州;

长风落雪江城里,

分子影像显神奇。

瑞雪初降兆丰年,2018年12月8号迎来了第三届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会议邀请了核医学、超声、放射领域内国内外顶级大咖,围绕当今医学影像领域最新热点进行了交流分享,会议报告形式多样、知识前沿、广度与深度并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科专家及同行参加。

开幕式上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任理事长兼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永学教授进行了致辞,首先表达了对与会专家的热烈欢迎,并对各位专家作了详细介绍。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西医科大学校长李思进教授首先作了题为《中国核医学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大会报告。他从中国核医学发展现状、本届学会的工作规划和携手共进三个主题开展,总结了全国核医学科发展、仪器、药物、核素治疗和体外分析等现状。李思进教授强调中国作为本年度SNMMI的highlight country,这是中国核医学的大事,是中国核医学及相关厂家走向世界的重要机遇,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彰显中国实力,为国争光。


接着张永学教授简单回顾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汇报了近几年实验室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规划与展望。随后张主任就《临床问题导向的核医学发展思路》进行了学术讲座,展示了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如68Ga-DOTA-TATE68Ga-PSMA11C-PIB 11C-CFT分别在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应用,并提出多模态多参数的显像将会在临床上发挥很大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协和医院常务副院长安锐教授作了题为《肿瘤干细胞的可视化研究与放射免疫治疗》的大会报告。由浅入深,介绍了肿瘤干细胞的基本研究背景,分子影像在肿瘤干细胞研究中的基本概况,并分享了放射免疫显像在示踪肿瘤干细胞中的应用,针对肿瘤干细胞放射免疫治疗的初步研究。



973首席科学家高明远教授为大会作了《多模态影像探针与活体成像》报告。高明远教授首先分析了各种显像模态的优缺点,总结了多模态显像实现优势互补使各种模态发挥更大的作用。然后以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肿瘤成像应用、氧化铁纳米颗粒药物的合成和现状为例,介绍了磁性纳米颗粒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肿瘤分子影像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祥良教授向大家展示了《抗肿瘤纳米药物靶向策略研究》成果。以肝癌为例,详细阐述了肝癌肿瘤纳米药物设计“五得原则”:跑得动、停得下、钻得深、进得去、放得出。并对目前正在研究的新型肿瘤纳米药物靶向策略进行了详细解读,令人受益匪浅。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国家杰青,解放军301医院的梁萍教授展开了《多模影像三维可视化在精准消融治疗中的作用》的专家讲座,介绍了她在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工作。梁萍教授指出:影像引导是肿瘤消融的有力武器,我们要深层挖掘综合利用多模态影像融合(MIF)中相同目标优势信息,为大量不能手术的实体肿瘤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微创、疗效突出的希望之路。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常务副主任、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元义教授作了题为《磁/声调控纳米机器人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分享了他们在生物医学超声方面的深度理解,高屋建瓴的从纳米操控对疾病的诊疗的临床意义开始,介绍了磁/声调控纳米粒子的世界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他们在开发纳米磁调控机器人研究及仪器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超声医学研究所所长徐辉雄教授介绍了他们在超声高灵敏成像和诊疗一体化方面的基础和临床工作进展,徐教授展示了他们与工程和基础研究人员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众多亮点工作,最引人注目是他们创建的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平台,已成功进行了商业化的运作和推广,为将来基于超声图像的深度学习收集多中心数据搭建了良好的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影像科主任,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谢明星教授为大会作了《超声分子影像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超声分子成像的基本原理,以及在临床前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从心血管疾病,炎性疾病、各种肿瘤的早期诊断到模式动物评估和肿瘤化疗的疗效评估等,尤其是超声分子影像造影剂BR55在临床的二期的介绍,极大增强了大家对超声分子影像在临床转化和应用的信心。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郜发宝教授在高峰论坛上作了题为《磁共振内源性对比在糖尿病恒河猴弥散性心肌纤维化的研究价值》的大会发言。郜发宝教授表示该研究采用无创、非对比增强MRI微循环成像技术,能够定量测定糖尿病足及其下肢骨骼肌的氧储备血流量和氧摄取分数,对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极大帮助。

美国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杨晓明教授展开了题为RFA-MediatedPeri-Tumoral Hyperthermia in Enhancing Destruction of Hepatic Tumor Margin:Concept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的大会发言。杨教授总结了现有的影像引导下的热消融治疗现状以及其不足之处,详细解读了“一站式”介入肿瘤治疗技术——RFA/RFH增强的肿瘤边界清除的新技术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主任赵世华教授详细解读了《SPIO标记的干细胞心肌移植后磁共振在体示踪成像单中心研究》的新思路。以干细胞临床转化这个难点切入,提出了新型干细胞示踪剂—SPIO,并详细讲解了其SPIO标记的干细胞心肌移植后磁共振在体示踪成像单中心研究的完整过程,并提出医工合作,前景无限的理念。


此次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是一次重要的工作回顾和学术盛宴,会议上研讨了国内外医学影像最前沿动态,并提出了影像诊断与临床应用的新思路与新方向,为分子影像实验室和整个学科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柳轻瑶报道)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